近期,各地7起火灾案例为你敲响家庭防火警钟!
躲在家中防疫
就安全了吗?
我们把近期发生的疫期火灾
梳理了一下
结果吃惊
疫情可怕,火灾更可怕
消防部门提醒
宅家勿忘消防安全
千万不能大意!

案例一

2月16日,广西北海海城区一宿舍楼起火,3人被困。起火原因初步判定为,电气线路故障引发周边可燃物起火。

宅在家中,空调、电暖气、电热毯等取暖工具使用频率增加,一定要注意电器用电安全。

案例二

2月16日,江苏常州某小区一居民家中厨房着火,原因是在家炸油条油锅起火!幸运的是,着火居民及时使用楼道放置的灭火器,在消防员到达之前成功将火扑灭。
2月8日,内蒙古锡林浩特一小区居民楼冒出大量浓烟,居民发现后报警。消防员冲进浓烟时,发现并无火情发生。原来,是五楼的一户居民在家呆着无聊,在厨房抽油烟机下用炭火烧烤,烟气随着油烟管道向楼上居民家里蔓延,误被认为是起火。

在家下厨,无论煎炸烹煮都要注意消防安全。舌尖上的欲望,大不过生命的可贵。

案例三

2月12日,陕西安康一大厦内住宅突发火情,所幸经过消防员的紧张扑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悉,起火原因很可能是家里熊孩子玩火所致。

2月19日,山西省万荣县一房屋起火,8人被困。据户主介绍,这次火灾是由于家中祭祀点了一些香,孩子好奇,将点燃的香火拿着在隔层中玩,不慎引燃隔层内可燃物所致。

@家长朋友们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在家中不仅要做好防疫,也要做好防火,特别是要看好孩子,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案例四

2月10日凌晨,北京丰台一高层住户发生火灾,消防员现场救出被困人员4人,疏散5人,所幸无人员伤亡。经现场勘查,火灾原因初步判定系电动自行车电瓶爆炸引燃周边可燃物所致。

又是电动车!疫期宅家,在屋内存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电池充电,“人车同室”是大隐患。

案例五

2月9日,上海宝山一位妈妈打开煤气煮了一锅菜,然后下楼倒垃圾,回来时发现自己忘记带钥匙,而孩子还在家中,却怎么敲也没人应答,妈妈立刻报警。消防员赶到后破门入室,此时灶台上的水已烧干,满屋子烟味。消防员先是叮嘱妈妈“不要开灯”!然后进屋关火、开窗。去孩子房间一看,原来是上网课睡着了。


厨房用火用气用电,容不得一丝马虎,千万不能离人!

案例六

2月8日,浙江杭州一男子在大功率电暖气边上,对头、面、颈、四肢以及衣物表面进行酒精消毒,发生爆燃,男子头面颈、四肢、呼吸道等部位烧伤严重。


2月5日,安徽合肥市民王女士围绕全身喷了好几遍酒精后,走进厨房想看看菜烧的怎么样了。还没靠近灶头,“轰”的一声,挥发的酒精突然爆燃。王女士脸部、手部等暴露部位被烧伤。
酒精虽不如汽油更危险,但也是易燃易爆物品,务必合理安全使用!

案例七

2月4日深夜,浙江温州湖前片区凤翔村一民房发生坍塌,现场2人死亡,初步判断系煤气爆炸引起。

煤气泄漏爆炸威力大,使用煤气要经常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以上这些火灾

究其原因多为用火用电不慎引起的

火灾不仅一夜之间

能让房屋毁坏

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为了您的安全

昌吉州消防提醒您:



一、社区、居民小区在采取“封路”“禁行”等措施时,要充分考虑消防车通行问题,要规范停车行为,不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为消防救援让出一条“生命通道”。


二、居家时,要注意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安全,及时查找并消除火灾隐患。严禁在建筑内公共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和户内堆放杂物、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 


三、居家消毒时,不要对插座、开关、电器等带电设备过量喷洒液体消毒剂,以免引发电气线路短路导致火灾。


四、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和灶具,不要玩电器设备、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等。


五、使用炉火、电器取暖时,要与家具、衣物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在电暖器上覆盖晾晒衣物,不使用小太阳等高危取暖设备。


六、不卧床吸烟,尤其是酒后、睡前、疲倦时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七、入睡前,必须将用电器具断电、关闭燃气开关、消除遗留火种。用电设备长期不使用时,应切断开关或拔下插销。


八、要及时清理阳台上的杂物,特别是纸箱、纸皮、塑料等易燃物。


九、积极学习掌握火灾逃生自救常识,遇到火灾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和贪恋财物,按照逃生方法尽快避险逃生或等待救援。

让我们一起重视消防安全

一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本文由“消防行”——权威的消防学考实操平台编辑,内容来源于昌吉州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