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有何用?什么叫效益?

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星期一西安大雪,早晨八时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对西安煤气公司进行了访问了解,了解三•五爆炸事故的起因、过程以及恢复生产,伤员救治,亡属善后等问题。 



我们先后听了介绍,看了3月5日下午8时的现场录相和3.12日灾后现场录相及照片,又于下午去实地参观,见到了各种场面的触目惊心和惨不忍睹,见到两台400立方米球罐倒地,顶部有近1平方米被撕裂,各种电机、泵、管线一片狼籍。

先后给我们介绍的有公司艾副经理(主管安全)、公司公安处韩处长、公司安技科童科长、液化气管理所谢所长、公司办公室马拴社主任、公司小车驾驶员张师傅。现将情况简述如下: 

事故起因

三月五日下午五时一刻【已经下班,只有公司及液化所的领导干部在所里(厂里)开会。】听到喊声说11号罐跑气了,大家跑过去已经是大量泄漏,气化量太大雾气蒙蒙,已经不知在哪个部位泄漏,罗宝晨副经理及销售部长卢照东指挥在场人员尽快取棉被、棉衣包裹漏液处(前后共用了23床棉被)。同时吴经理给市消防支队报警,在发现泄漏到最先赶到二部水压式消防车仅15分种,也就是五时半左右,过了十分种,又来了三部一共五部车。泄漏越来越大而无能为力,只有用棉被包裹泄漏处用水打湿棉被,企图使液化气的温度把湿棉被冻到破裂处,这时的消防水龙头是二部车和厂区自身的一个消防龙头,由消防支队的贺军胜副政委指挥,但因外泄压力过大,而湿棉被也堵不住(有一段时间,的确外泄控制到比原来小的量,但又被冲开),这时吴经理也在现场,因吴的衣服被液化气和水湿透了,大家说让他退出去或是换一下衣服,这时的艾副经理和公司安全科童科长、公安处韩处长在围墙外担任戒严和通知近郊灭火源任务,包括厂区南郊、西郊的农舍都已灭了火源,厂区东围墙外是一条大公路,车辆已经断绝,公路东边是日化厂,也已经通知各家各车间灭了火源。 

火源从何而来?

尽管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但人们还是抱着良好的愿望想堵住漏洞,但是事态愈演愈烈,三只水龙头拼命打漏处,企图稀释液化气。

这时该打的电话,传呼均已打过,接到通知的人能来的有骑自行车来的,有打的来的,有乘公共车再徒步来的。在贮灌区聚积了40多人,在围墙外还有20多人。从发现泄漏到下午6:50分应该是1小时35分钟时间,6:50分空间闪爆,其威力相当厉害,在灌区的人几乎都打倒了,当然最近的人不但受冲击波震动打击,全身的液化气点燃,火势凶猛,在泄漏处做堵漏操作的人当时就尸横灌区,有的人手臂飞走了,有的腿不见了,这是在事发三天以后才在附近几百米地方找到。距现场稍远的人打倒爬起来,赶快后退出厂区大门,在近处打倒正在燃烧的人只要有知觉,求生的本能使他们满地打滚,而且是边滚边爬往外出,有一个副所长被打到循环水池内救了一条命。现在分析:这火源是从哪来的?周围300米内火源已经控制住了,而只有一个最大的漏洞是2台消防车还在发动着,而且是汽油车,众所周知:汽油车靠18000伏的高压电点火爆发,因为要用动力打水,所以车子仍然发动着,而且据我观察,车停放在下风向距出事地点约45—50米的地方,可以想见,300米以外的车都已戒严,或是灭火,而50米以内的车仍然在发动,还没有防火罩,当时是西风,而车正停在出事地点的东北方位50米处,接近卧罐区。所以分析原因只能是消防车打火引爆,当时在第一次爆燃时就死了七名消防战士,或是还没死正在燃烧被打昏过去的身躯,(包括一名指挥官,支队副政委,按说他是不该去,也轮不到他指挥,可以说是去看一看情况,一旦到了现场他便成了最高指挥官)。五名煤气职工(包括罗副经理)在第一次爆燃后也可能不一定当时都死,但一旦击昏过去,全身有渗透来液化气,烧死的可能更大,经过一声震天般的爆燃,外围的人也吓昏了头,他们只在稍远的外围救人,无法到熊熊大火的11号、12号罐下救人,可以说在贮罐区凡是第一次爆燃打倒而又没死的人,都是自己连滚带爬跑出来到,无人再敢进去,五辆消防车损失惨重,后面来的消防车不敢近前。

因为爆燃之后,11号罐等排污管根部阀仍在大量泄漏,所以11号罐下一片火海,这一片火海,一方面是在给本身罐内加温加压,另一方面又给临近它距离8米位置在南边的12号罐升温加压,同时又给处在它下风向的10号、9号、8号、7号罐升温加压,据艾经理说在11号罐泄漏以后就在倒11号罐的液到10号罐(连通平压),这说明11号罐的液位是超限的,因为气温升高而液位升高,在泄漏时采取平压措施为时已晚。

在爆炸以后的15分钟,也就时给11号罐加压一刻钟以后,11号罐发生爆炸,时间约在下午7:05分,爆炸结果时把11号罐顶部撕开直径约90厘米的一个圆形大洞,其火光冲天而起,有近200米高的火焰,西安城内都可从声音中循向看到,这一爆炸将球罐顶部喷淋管(89管)抛向空中100多米,落入距离爆炸地500米左右的日化厂院内,可见这种气浪之大,将根部所有管线扭断,将支撑柱拔断,倒向东北方着地。

在11号罐爆炸40分以后,12号罐爆炸,同时10号、9号两卧罐的根部阀门与法兰接口漏气点燃,同时8号、7号也点燃,两球罐和卧罐从3月5日下午6时50分闪爆开始至3月7日中午二时全部烧尽扑灭止共燃烧了43小时。 

扑灭火源的办法及措施

在灭火中消防支队共调集12台车,又电话调来咸阳、渭南、宝鸡等地区消防车37辆,在灭火中发现液化气大面积燃烧用水车灭火是无济于事的,但在控制火源、控制着火点上起了作用,比如将11号、12号两罐与13号、14号两罐之间用水枪隔离成一堵水墙,不使火势向13号、14号罐蔓延,从而保证了两个一千方罐没事(当然风向更重要),控制7、8号与5、6号之间的火势蔓延,从而保证了1、2、3、4、5、6号罐完整。  

火灾损失

此次西煤大火共烧伤烧死43人,现已死亡13人,还有30人正在医院救治,死亡人员如下:

消防支队贺军胜(支队副政委),别渭涛、刘军元、杨小宝、李海宁、马军武、冯骥七人 点击走好吧,战友!走好吧,兄弟!一文阅读

煤气公司罗宝晨(副经理,38岁),史沈根(原运行班长现灌装站站长,44岁),卢照东(销售部长,38岁),宁磊(公司秘书,27岁),张军峰(运行工)。截止3月27日又牺牲一名重伤员张奂来,因伤势过重,在截肢手术后感染逝去,他原在液化所,半年前调管道气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在灌瓶厂十多年的感情使他闻警而至全力抢险。

车辆烧毁烧坏114辆,其中九辆液化气槽车,烧坏液泵二台,气、液项管240米弯曲,400立方米球罐两台爆裂掀倒,二台1000立方米球罐根部阀退火,500吨液化石油气烧掉。四台100立方米卧罐退火,包括罐体阀门烧坏36只,1000立方米消防水池被揭了顶,一所厕所被揭项倒塌。办公楼、民房窗玻璃震碎300多间,烧毁附近棉花仓库一座,棉花6.2吨,伤病员救治费用截止三月二十七日己用去1300多万元,五辆消防车烧毁。截止三月二十七日,还没有做好恢复生产的第一步,即将两球罐和六台卧罐内的1000余吨液化石油气倒出,然后才能对罐体进行探伤检验和更换阀门,现正在请全省的化工专家进行论证,如何做好这第一步。西安市民的供气,目前只好由几个小储罐站灌装供应。

事故原因及分析

1、我们从艾副经理、公司公安处韩处长、公司安检科童科长及液化管理所谢所长几个人不太吻合的说法中知道泄漏的部位是11号球罐;排污管根部球阀与根部第一道法兰之间的接口垫子破损,法兰螺孔有两只没有螺栓,而两无栓孔中间一个螺栓松动,而导致接口垫子冲破一部分,使液化石油气外泄,这说明一对法兰中八个螺栓有三只是不起作用,倘若另五只螺栓能压紧也不致大量泄漏,或者说其他五只螺栓也不太紧固;遇到气温回升压力升高而冲破法兰垫子,且愈冲愈大。

2、根据艾副经理说,当发现泄漏时,立即采取用棉被包裹漏点却因泄漏太大而包不住,可以想见漏量多大,以如此大的漏量难道仅是垫子一部分冲坏吗?退一万步,法兰垫子全部冲掉,充其量也仅3-5毫米间隙,能控制不了沚漏吗?能在不到两个小时时间外泄液化石油气弥漫80000平方米范围吗?所以从泄漏量看,起码相当于直径50管子断裂的漏量。

3、问及艾经理运行工多长时间去罐区査看一次液位,回答按规定应是一小时,再问:真能落实吗?回答一笑了之。再问艾经理是否经常排污,回答不经常,只是在新进气时排一下污,那么,可以想象,对贵如油液化石油气他们很少排污,而液化石油气内的水分不是很短时间可以脱净的,比如新进的液化气静态下沉淀二小时排完污以后再待二小时再排还有水,过三天以后再排还有水,过五天再排还有水(尤其乌石化生产的)。那么一个冬天过去如果不排污,可以设想,排污管根部阀是铸铁球阀受冻易裂,或者是根部阀以上到罐内的那段根部管是否会冻裂,受冻以后的根部第一道法兰是否会随根部管变形而変形,西安冬季气温低限-15摄氏度,而此温度是可以冻裂金属管线的。

4、为什么冬季冻裂春季才泄漏呢?假如是根部管或球形阀冻裂,它不漏气是因为在裂管部位以上有冻堵而不漏,当春回大地,罐内冻体随外界气温上升而使冰冻与罐体脱离,这才开始漏,而且是愈漏愈大。

5、几年不遇石化大量生产液化气,97年8月以后,液化石油气产量大增,石化奖励购气,这便让为气源求告多年的西安用户多购饱贮,难免有超装现象,以400立方米罐论,冬季多装20厘米,在18摄氏度的气温下可使液位上升60厘米,这样罐内的饱和蒸气压达到临界位置,一遇突破口便不可收拾。

6、不排除人为破坏的可能性。

取得的教训

1、事故现场了解当事人,当大火给7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罐加温加压时,罐都要爆了,可是安全阀不起跳,当问及艾经理多久校验一次安全阀时答曰:“一年或更长时间”,这不是管理者失职?可以说,他们的安全阀没起作用。

2、当问及几小时査一次液位,回答:“按规定是一小时”,再问能否做到,笑而不答。可以想见,一天或是一周能查一次也算顶好,疏于管理出事故则是必然的,仅迟早而己。

3、一个法兰阀门接口共八只螺栓就少二只,松一只,这不是一天两天,为何不及时装配、扭紧?

4、贮罐区无风向标,而且行业同仁并无风险意识,消防队员也缺乏对可燃气体的扑救常识。

5、作为公司领导、市委领导、消防支队首长在指挥堵漏时,应头脑清醒,要撤出一些人员,尽量减少伤亡。如果提前撤出一半人员,那么不会死伤四十多人。人多又何用?人多则乱,作为领导,不得不考虑后果的严重性:作为一个三四千方贮量贮罐站,竟然没有一个专职警消队,消防无专人,警卫只是雇临时工充当,也仅四五个人。什么叫效益?对煤气行业来说,安全无事故则是最大的效益,试想,一把火烧掉三千万,用这笔钱来养一支三十人的警消队五十年用不完。

本文由“消防行——在线学考实操平台”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